纯化水和注射用水主要有以下区别:
定义
- 纯化水:是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它是一种较为纯净的水,但还达不到注射用水的严格标准。
- 注射用水:是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也可以理解为是纯化水的进一步提纯产物,是用于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无菌制剂的溶剂。
水质标准
-
微生物限度
- 纯化水:在《中国药典》规定下,微生物限度为每 1ml 纯化水中需控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超过 100CFU(菌落形成单位)。
- 注射用水:要求更为严格,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关键指标。每 1ml 注射用水中含有的细菌内毒素应小于 0.25EU(内毒素单位),并且在微生物限度方面,要求无菌,即几乎不含任何微生物。
-
化学物质含量
- 纯化水:对水中的各种离子、有机物等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其总有机碳(TOC)含量有明确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的纯净度,以符合药用的基本要求。
- 注射用水:对化学物质的纯度要求更高。除了极低的 TOC 含量外,对水中的重金属、酸碱度等指标也有极其严格的限制,以确保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有害影响,因为注射用水会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制取工艺
-
纯化水
- 反渗透法:通过反渗透膜在压力作用下,使水通过而截留水中大部分盐分、有机物、微生物等杂质。例如,在制药企业的纯化水制备系统中,反渗透装置可以去除水中 90% - 99% 的杂质。
-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去除水中的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和一些阴离子,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和含盐量。
- 蒸馏法: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冷却凝结成液态水,过程中杂质留在原容器,不过单靠蒸馏法制备纯化水可能不能满足所有杂质去除的要求。
-
注射用水
- 多效蒸馏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在三效蒸馏设备中,水依次经过三个蒸发和冷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过程,水的纯度就进一步提高。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内毒素和其他杂质,保证注射用水的高质量。
- 反渗透与蒸馏联合法:先通过反渗透去除大部分杂质,然后再进行蒸馏,进一步确保水中的微生物和内毒素等有害物质被彻底清除,从而得到符合注射用水标准的水。
用途
- 纯化水:用于药物制剂的非最终灭菌产品的配料、中药材的提取等制药过程,但不用于直接注射到人体内的制剂。还可用于制药设备的初步清洗,作为清洁用水来保证设备的基本清洁度。
- 注射用水:主要用于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无菌制剂,这些制剂直接注入人体组织、器官或体腔,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眼内注射等,所以对水质要求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