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水和纯化水的区别

作者:成都渗源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4-12-14
纯净水和纯化水在概念、水质标准、制取工艺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概念

  • 纯净水:一般是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通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内,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主要用于日常饮用,满足人体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 纯化水:是指医药、电子等行业中,采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供药用或工业用的水。它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在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生产和制药领域。

水质标准

  • 纯净水
    • 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 2022),要求水质感官性状良好,无异味、异色和可见杂质。例如,色度不超过 15 度,浑浊度不超过 1NTU。
    • 微生物指标严格,例如,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CFU/mL,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每 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
    • 毒理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也有明确规定,如重金属含量限制,铅的含量不得超过 0.01mg/L,汞不得超过 0.001mg/L 等。
  • 纯化水
    •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在制药行业,按照《中国药典》要求,纯化水的电导率应符合规定限度(例如,在 25℃时,电导率不大于 5.1μS/cm)。
    • 微生物限度要求严格,需控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通常每 1mL 纯化水中不得超过 100CFU。
    • 对于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含量也有严格控制,例如,总有机碳(TOC)含量较低,以保证其在制药等高精度应用场景下不会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

制取工艺

  • 纯净水
    • 反渗透法:这是最常见的制取方法。利用反渗透膜的半透性,在压力作用下,使水通过反渗透膜,而水中的大部分盐分、有机物、微生物等杂质被截留,从而得到纯净水。例如,家庭用的反渗透净水器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 蒸馏法:通过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冷却凝结成液态水。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杂质、溶解物等大部分会留在原容器中,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水。不过,这种方法能耗较高。
    •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去除水中的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和一些阴离子,降低水的硬度和含盐量。
  • 纯化水
    • 多级反渗透:在制药等对水质要求极高的行业,通常采用多级反渗透工艺。通过串联多个反渗透单元,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去除水中几乎所有的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
    • 离子交换与反渗透结合:先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大部分离子,然后再通过反渗透膜进行深度过滤,确保水中的杂质含量极低。
    • 超滤与反渗透结合:超滤可以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等杂质,然后再经过反渗透处理,得到高纯度的纯化水。这种方法在电子工业等领域应用较多。

用途

  • 纯净水:主要用于日常饮用、烹饪、食品加工等直接与人体健康相关的领域,或者作为家庭和办公室的饮用水供应。
  • 纯化水: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的药品生产过程,包括原料药的制备、制剂的配制等;在电子工业中,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电子元器件清洗等高精度生产环节,防止水中杂质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