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纯水制造设备是一种用于生产高纯度水的设备,其生产的纯水主要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清洗、蚀刻、光刻等工艺,以确保芯片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相关介绍:
主要工艺流程及设备
-
预处理系统:
- 作用: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有机物、余氯等,为后续的反渗透和离子交换等深度处理工序提供稳定的进水水质,减轻后续设备的负担,延长其使用寿命。
-
常见设备:多介质过滤器,通常填充石英砂、无烟煤等滤料,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杂质;活性炭过滤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和部分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设备,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防止在后续设备中产生水垢。
-
反渗透系统:
- 作用:在压力作用下,使水通过半透膜,而盐分等杂质被截留,从而达到除盐和去除其他小分子杂质的目的,能有效降低水质的离子含量。
- 核心部件:反渗透膜,其孔径非常小,能截留水中的绝大部分无机盐、有机物、细菌等杂质。
- 设备特点:反渗透纯水设备产水品质稳定,是目前比较通用的纯水生产设备,一级反渗透设备出水电阻率一般在 0.05-0.5MΩ.cm。
-
电去离子(EDI)系统 :
- 作用: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离子杂质,生产出高纯度的超纯水。
- 工作原理: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通过隔板的水中电介质离子发生定向移动,利用交换膜对离子的选择透过作用来对水质进行提纯。
- 优点:无需酸碱再生,消除了有害物质的处理和繁重工作,保护了环境;产水过程稳定连续,水质恒定,操作简便;采用积木式结构,体积小,可依据场地灵活构造,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
-
抛光混床:
- 作用:作为高纯度水处理系统中的终端精制器,能够将水中的离子含量降到极低的 ppb 级别,使出水电导率达到接近理论纯水的水平,通常出水电阻率可达 18.2MΩ・CM。
- 原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残留的微量离子。
-
后处理系统:
- 作用:对经过前面处理工序的纯水进行最后的精制和处理,以满足半导体制造对水质的严格要求,如去除水中的颗粒、有机物、微生物等杂质,并调节水的 pH 值等参数。
- 常见设备:紫外线杀菌器,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精密过滤器,通常采用微孔滤膜,可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杂质,确保出水的颗粒度符合要求;离子交换柱,用于进一步调整水中的离子组成和浓度,以达到特定的水质要求;脱气膜组件,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防止其对半导体制造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设备特点
- 出水水质高:能够生产出电阻率高达 18.2MΩ・cm(25℃)以上的超纯水,水中的杂质含量极低,如颗粒、有机物、微生物、离子等杂质都被严格控制在 ppb 级甚至更低。
- 稳定性好: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优质的部件,确保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能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纯水,不受原水水质波动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 无需酸碱再生:如采用 EDI 技术的设备,无需使用酸和碱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和废水处理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酸碱再生带来的操作风险和环境污染 。
- 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全自动控制,包括进水、预处理、反渗透、EDI、后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自动运行、监控和调节,易于操作和维护,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 运行成本低:相比传统的离子交换等纯水制造方法,由于减少了酸碱再生、废水处理等环节,以及设备本身的节能设计和高效运行,使得运行费用较低。
- 占地面积小:设备结构紧凑,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组合和安装,节省了厂房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