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纯水处理设备

作者:成都渗源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4-12-12
医用纯水处理设备是一种专门用于医疗机构,生产符合医疗行业标准的纯水的装置。

一、设备的主要构成部分

  1. 预处理系统
    • 机械过滤器:也称为多介质过滤器,通常填充有石英砂、无烟煤等滤料。这些滤料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例如,当原水通过机械过滤器时,水中的铁锈颗粒会被滤料拦截,使水变得相对清澈。
    • 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色度和异味。因为自来水中可能含有消毒后残留的余氯,会对后续的反渗透膜等部件造成损害,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吸附余氯,同时也能减少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 软化器:如果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即水的硬度较大),软化器就会发挥作用。软化器内的树脂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将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防止在设备内部结垢,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 反渗透系统(RO)
    • 反渗透膜:这是反渗透系统的核心部件。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反渗透膜,而水中的盐分、细菌、病毒、有机物等杂质几乎全部被截留。例如,它可以去除水中 98% - 99% 的溶解性固体,生产出高质量的纯水。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半透膜的特性,当膜两侧存在压力差时,水会从高浓度一侧(原水侧)向低浓度一侧(纯水侧)渗透,而杂质则被阻挡在原水侧。
    • 高压泵:为了使水能够克服反渗透膜的渗透压,实现反渗透过程,需要高压泵提供足够的压力。一般压力范围在 1 - 1.5MPa 左右,具体压力根据反渗透膜的型号和处理要求而定。
  3. 后处理系统
    • 紫外线杀菌器:用于杀灭水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紫外线的杀菌原理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 DNA 结构,使其失去繁殖和生存能力。经过反渗透处理后的水虽然已经去除了大部分杂质,但仍可能有少量细菌滋生,紫外线杀菌器可以提供额外的杀菌保障。
    • 终端精密过滤器:一般采用微孔滤膜,过滤精度可以达到 0.22μm 或 0.45μm 等。它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可能残留的微粒、细菌尸体等微小杂质,确保出水的水质纯净度符合医疗标准。
  4. 控制系统
    • 主要用于监控和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对进水压力、流量、水质等参数的监测,以及对各个处理单元(如泵、阀门等)的自动控制。例如,当进水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高压泵的运行频率,或者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二、设备的工作流程

原水首先进入预处理系统,经过机械过滤、活性炭吸附和软化等步骤,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有机物和硬度离子。然后,预处理后的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在高压泵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进行脱盐处理,得到初步的纯水。初步纯水再经过后处理系统,经过紫外线杀菌和终端精密过滤,最终得到符合医疗标准的纯水,存储在纯水储存罐中,供医疗机构使用。

三、设备的应用场景

  1. 医疗设备清洗
    • 像医院的各种内镜(如胃镜、肠镜等),这些设备在使用后需要用高质量的纯水进行清洗,以去除器械表面的污染物、细菌和残留的消毒药剂等。如果水中含有杂质,可能会导致器械损坏或者清洗不彻底,影响下一次的使用效果。
  2. 药品配制
    • 在医院药房或者制药车间,配制药品需要使用纯度较高的水。例如,配制注射剂等药品时,水中的杂质可能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或者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医用纯水处理设备生产的纯水可以确保药品配制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透析治疗
    • 对于肾衰竭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透析用水的质量至关重要。水中的细菌、内毒素和化学物质等杂质可能会通过透析膜进入患者体内,引发感染、炎症等并发症。医用纯水处理设备能够提供符合透析用水标准的纯水,保障透析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四、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1. 定期更换滤芯和滤料
    • 机械过滤器中的滤料、活性炭过滤器中的活性炭以及终端精密过滤器中的滤芯等都需要定期更换。例如,机械过滤器的滤料一般每 6 - 12 个月更换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原水的水质和处理水量而定。
  2. 反渗透膜的维护
    • 反渗透膜需要定期进行化学清洗,以去除膜表面积累的污垢和污染物。一般使用专门的反渗透膜清洗剂,清洗周期根据膜的污染情况而定,通常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同时,要注意控制进水的水质,避免膜受到过度污染。
  3. 设备的消毒
    • 定期对整个设备进行消毒,包括管道系统、储存罐等。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等)或者物理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防止细菌和微生物在设备内部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