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单元在医药纯水系统中发挥着深度去除水中离子,提升水纯度的重要作用,其工作原理如下:
基于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
-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与特性: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带有可交换离子的高分子聚合物,由树脂母体(骨架)和活性基团两部分构成。树脂母体一般是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比如苯乙烯系、丙烯酸系等,它为整个树脂提供了稳定的物理形态。而活性基团则是连接在树脂母体上、能够进行离子交换的化学基团,分为阳离子交换基团(如磺酸基、羧基等)和阴离子交换基团(如季铵基、氨基等)。这些活性基团上带有可交换的离子,决定了树脂能够与水中何种离子进行交换。 -
阳离子交换过程:
当含有各种阳离子(如钙、镁、钠等)的水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时,树脂上的活性基团(以磺酸基为例)所带的氢离子(H⁺)会与水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
即树脂上的两个氢离子会被一个钙离子置换下来进入水中,而钙离子则被吸附到树脂上,从而实现了从水中去除阳离子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连续交换过程,水中的其他阳离子也会被树脂吸附,使得水在流出树脂柱时阳离子含量大幅减少。 -
阴离子交换过程:
对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同样道理,当水接着流入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时,树脂上活性基团(以季铵基为例)所带的氢氧根离子(OH⁻)会与水中的阴离子(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进行交换。
树脂上的氢氧根离子被氯离子置换,氯离子被吸附到树脂上,水中的阴离子由此被去除。经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协同作用,水中的绝大部分阴阳离子都能被去除,水的纯度得到显著提高。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原理
-
阳离子树脂再生:
随着离子交换过程的持续进行,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吸附的阳离子越来越多,最终会达到饱和状态,失去继续交换阳离子的能力。此时,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处理。通常采用强酸(如盐酸或硫酸)溶液来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
即将饱和了钙离子等阳离子的树脂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盐酸中的氢离子会置换树脂上吸附的阳离子,使树脂重新恢复到带有可交换氢离子的初始状态,从而可以再次进行阳离子交换工作。 -
阴离子树脂再生:
阴离子交换树脂饱和后,也是通过相应的再生手段恢复其交换能力。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置换树脂上吸附的阴离子,让阴离子树脂重新具备交换阴离子的能力,以便继续在医药纯水系统中发挥作用。
在医药纯水系统实际应用中,离子交换单元可能采用单独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串联的方式,也可能使用将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填的混床形式,后者可以更高效地去除水中残留的微量离子,进一步提升水的纯度,以满足医药行业对纯水极为严格的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