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单元在医药纯水系统中实现自动化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协同配合来达成:
流量监测与控制
- 流量传感器的应用:在离子交换单元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树脂柱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流量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精确地测量水流的流量大小。例如,常用的电磁流量传感器,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水流过传感器的测量管时,会产生与流量成正比的感应电动势,进而可以准确得出流量数值。
- 流量控制策略:自动化控制系统会依据预设的流量参数来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以此控制进入离子交换单元的水流量。若检测到流量高于设定值,系统会自动调小阀门开度,减少进水量;反之,若流量低于设定值,则适当增大阀门开度,保证水以稳定且合适的流量流经离子交换树脂,确保离子交换过程的稳定进行,避免因流量异常对树脂的交换效果产生影响。
水质监测与反馈控制
-
水质监测仪表的配备:
- 电阻率 / 电导率监测仪:安装在离子交换单元的出水口,持续对产水的电阻率或电导率进行监测。因为水的电阻率与水中离子含量密切相关,离子含量越低,电阻率越高,通过实时测量电阻率,就能直观了解离子交换的效果,判断水中离子去除情况是否达到医药纯水的标准要求。例如,当电阻率低于预设的医药纯水标准值(如 1 MΩ・cm)时,就意味着离子交换未充分完成,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
- 离子浓度监测仪:部分先进的系统还会配备专门针对某些关键离子(如钙、镁、氯离子等)浓度的监测仪,更精准地掌握水中离子的具体情况,辅助判断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状态。
- 基于水质反馈的控制调整:自动化控制系统会实时接收水质监测仪表反馈的数据,并与预设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水质指标不符合要求,比如电阻率过低,系统会自动判断是树脂饱和、树脂受损还是其他问题导致的。若是树脂饱和问题,系统会启动树脂再生程序;若判断为树脂性能下降等其他异常情况,则可能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进行进一步排查和处理,如考虑更换树脂等措施,以此保障产水水质始终符合医药行业的严格要求。
树脂再生过程的自动化
- 再生程序设定: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提前设定好树脂再生的具体流程和参数,包括再生剂(如盐酸、氢氧化钠等)的浓度、用量、注入时间、浸泡时间以及冲洗时间等。以阳离子树脂用盐酸再生为例,会设定好盐酸溶液的浓度(如 5% - 10%)、注入树脂柱的流量及持续时间,然后让树脂浸泡在盐酸溶液中一定时长(如 2 - 4 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洗树脂至冲洗水 pH 值接近中性,这些步骤都可以在控制系统中预先编程设定好。
- 自动执行与监控:当控制系统判断树脂需要再生时,会按照设定好的再生程序自动控制相关的阀门、泵等设备来执行再生操作。比如,自动打开再生剂储存罐的出口阀门,启动再生剂输送泵,将适量的再生剂溶液输送至树脂柱中;在浸泡阶段,会控制相应阀门保持关闭状态,确保树脂充分浸泡在再生剂溶液中;冲洗阶段则打开冲洗水阀门,启动冲洗水泵,对树脂进行彻底冲洗,同时在整个再生过程中,会持续监控各环节的参数(如再生剂流量、树脂柱内压力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压力过高、流量异常等),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再生过程安全、顺利地完成。
故障报警与远程监控
- 故障报警功能:在离子交换单元的各个关键部位(如水泵、阀门、传感器等)安装故障检测装置,当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比如水泵过载、阀门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传感器失灵等情况时,自动化控制系统会立即接收到故障信号,并触发相应的声光报警装置,提醒现场操作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同时还会将故障信息记录下来,便于后续分析故障原因和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远程监控实现:借助网络通信技术(如工业以太网、无线通信等),可以将离子交换单元的运行参数(包括流量、水质、设备状态等)以及故障报警信息传输到远程的监控终端(如中控室的电脑、移动端设备等),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离子交换单元的运行情况,即便不在现场也能及时做出决策,指挥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保障整个医药纯水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通过上述这些自动化控制手段,离子交换单元在医药纯水系统中能够稳定、精准且高效地运行,持续为医药行业生产、研发等环节提供高质量的纯水。